新华网北京9月22日电(记者雷敏)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智能手机第三方应用程序(APP)市场中的打车软件,最近被代驾行业成功复制。不过与传统代驾行业一样,手机客户端上找来的代驾司机也多为兼职,良莠不齐,业内人士建议相关标准和监管能尽快出台,保障消费者的用车安全。
“有时晚上应酬难免喝点酒,用手机APP就能找到一个代驾,挺方便的。”在北京一家国企工作的何先生说。
记者在手机上下载了一个名为“沃代驾”的终端APP,点击搜索,就可以看到距离自己最近的几个空闲的代驾师傅。放大地图,可以看到师傅的具体位置。点击师傅的名字,可以看到照片、驾龄、代驾次数、评价等信息。
从价格上看,收费标准为10公里以内,每日7:00至21:59之间起步价为39元,22:00至22:59之间59元。比起传统代驾至少60元起步的代驾收费,不少车主认为,网络代驾的收费很“亲民”。
不过,一些车主对手机代驾的安全性表示了担忧。何先生认为,这些代驾大都是兼职的,招车的APP平台也只是个中间人,不承担任何责任,万一出了问题找不到人负责。
“沃代驾”平台开发商、北京美佳汇数字信息技术公司总经理江前明认为,目前手机代驾司机大多是兼职,只要有五年驾龄,非当地户籍需有保证人或缴纳保证金,就可以成为一名代驾司机。这些人员驾车的技能、对路况的熟悉程度参差不齐,存在一定安全隐患。因此,“沃代驾”公司会为代驾司机上责任险,上岗前会进行严格考核,并且定期进行安全驾驶培训。
业内人士表示,除企业自律外,相关部门应尽快出台细则对手机代驾业加以规范管理,就代驾公司资质、代驾人员资质、代驾价格、责任划分等逐一做出明确要求,由相关部门统一进行代驾资质认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