惟民首页>>业界新闻 >> 【盘点】2014年底防骗指南

【盘点】2014年底防骗指南

作者:新京报 发布时间:2014年 12月 26日 来源:新京报

     

    近日,在南京一家饭店里,一桌客人用餐快结束时,一名“男服务员”拿着账单进入包间,收取了餐费。客人们离开饭店时,却被吧台服务员拦住要求结账。明明刚结帐,咋还要钱?饭店工作人员调看监控发现,一陌生男子先到吧台以加菜为名,要走了小票,再走进包间自称是饭店服务员,请顾客埋单。就这样,这位冒牌服务员骗走了客人914元餐费……
      昨日,央视曝出的这条新闻,引起热议。网友们看后纷纷表示,现在的骗子越来越“机智”了,简直防不胜防!不过,也有细心的网友发现,客人一没留意骗子没穿饭店统一服装,二没留意小票菜单,不是骗子聪明了,而是现在的人太大意啦!
      年底了,小编为您盘点2014年的频发骗术,一起提高警惕吧。
      1、微信诈骗方式多
      微信在为我们带来方便的同时,也成为很多不法之徒的诈骗工具,诈骗方式多种多样,“朋友圈”里也暗藏陷阱。
     
      手法一:盗号诈骗
      【案例】今年7月,陈小姐收到一条手机短信,内容是微信服务器发来的验证码。同时,陈小姐的微信朋友圈中的一名“朋友”发来微信,说他的微信号被盗了,麻烦将验证码发给他。陈小姐不明真相,就将该验证码发给“朋友”。结果,陈小姐的微信再也“登录”不上。
      这是一种新的盗号手段,只要有手机号码和验证码,不仅能登陆微信,还能修改掉原来的密码。此外,骗子在盗取账号后,还有可能解绑之前与此账号绑定的手机号码、QQ号和邮箱等其他验证方式,这些验证方式一旦被解绑,就算再怎么跟腾讯客服投诉,也没办法找回微信账号。
      警方提醒:一般验证码只发送到自己的手机里,因此,为了避免自己的账号被盗取,不论发生什么,千万不要把验证码告诉他人。如果是朋友要求发送验证码,一定要先确认是本人再帮忙。
      手法二:假公众账号诈骗
      【案例】今年6月,齐某在微信中收到知名游戏公众号“XX之队”发来的“诚招网络兼职,帮助淘宝卖家刷信誉,可从中赚取佣金”的推送消息。因该游戏公众号系官方的微信公众号,齐某信以为真,遂按照对方要求多次购物刷信誉,将1200元转入对方支付宝账户。后经查,该微信公众号系被人盗用。
      警方提醒:对于各类公众账号要擦亮双眼,多方求证真伪,尤其不要随意进行网上交易。
      手法三:二维码诈骗
      【案例】今年年初,家住武汉庙山的朱小姐上网购物,扫了卖家提供的二维码后,余额宝中的6万元竟然被盗走。原来,朱小姐扫的二维码是网络链接的另外一种体现形式,打开了这个网址相当于打开了一个木马病毒的下载地址。这种病毒被下载后,可以自行安装,并且不会在桌面上显示任何图标,而是潜伏在手机后台中运行,朱小姐的信息就这样悄无声息被盗取。
      警方提醒:网购时不要轻易点击陌生人给的链接、图片等,举起手机“扫一扫”之前,先查看是不是权威正规渠道发布的二维码,以免下载病毒。
      2、400打头的电话
      【案例】近日,张先生收到一条陌生短信,显示他预定的航班因机械故障而临时取消,如需退票或改签请联系客服。短信中有张先生的姓名、航班号、航班时间。此前,张先生刚预定了一张到北京的机票,短信和他预定的航班信息完全一致。张先生没有多想,按照短信内容提示拨通“400”开头的客服电话。对方自称航空公司工作人员,因取消航班,需要确认张先生是否愿意退票。确定退票后,张先生按语音提示提供了自己的身份号、银行卡号。
      很快,张先生的手机收到一个银行发来的短信验证码,没看是返钱还是扣钱,张先生便把验证码告诉了对方。对方挂掉电话,张先生打开某机票网,拨通客服电话,被告知航班并未取消。此时,张先生才意识遭遇诈骗,银行卡内已少了2000元。
      警方提醒:“400”热线电话一般只用作被叫,不会用作主叫外呼。所以,接到“400”开头的陌生来电,不是广告就是诈骗。
      3、警惕“伪熟人”
     
      手法一:冒充熟人借钱
      【案例】:郑先生2014年10月28日接到一电话,对方表示是自己的领导,说有事要郑先生到其办公室来一趟。据郑先生表述因为对方的声音很像单位的某位领导,所以也没有产生怀疑,大概过了1个多小时后,郑先生又接到了“领导”的电话,领导提供了一个账号,表示现在有点急事,手头上需要点钱,过两天就还。因为是“领导”有事相求,不好意思拒绝,郑先生便向指定账户上汇了6万元人民币,事后发现被骗。
      警方提醒:在接到陌生电话时务必留个心眼,遇到对方声称是自己的亲朋好友、单位同事,然后再提出借钱或汇款的要求时,一定再回拨个电话给对方本人确定后再操作,切勿为好面子而擅自汇款。
      手法二:冒充亲属拐骗孩子
      近日,衢州的杨女士带4岁的孙女到广场跳舞。她开始跳舞后,孙女自己在附近玩耍。一个40来岁的陌生女子问孩子是不是叫某某某,还说自己是她妈妈的朋友,要带她去附近的超市找妈妈。小姑娘没吭声,对方说,我看过你的照片。正说着,和杨女士一块跳舞的奶奶过来了,陌生女子则急忙离开。
      事后,杨女士的儿媳妇有些后怕,“对方说看过我女儿照片,又叫得出大名,说不定就是在我微博或微信里看来的。”经过这次教训,这位妈妈删除了社区媒体上所有跟女儿有关的内容。警方提醒:家长们应注意,避免在微博、微信里提到自己孩子的名字学校的名字,照片中避免暴露所住小区及相关信息。同时,还应让孩子牢记家人的姓名和电话号码,并教会他们打电话;要告诉孩子不要接受任何陌生人,包括只见过一面的人给的东西,更不要答应他们的任何邀请。
      虽然,在即将过去的2014年里,骗子们的骗术不断更新,但是小编相信,只要大家对陌生人、陌生账号、陌生电话心存警惕,需要动用账户里的钱时三思而后行,骗局总会被识破。如有疑问也可立即报警咨询。